Mhmarkets迈汇:尼日利亚炼厂投产重塑美原油出口格局

2025-07-28 20:37:54 和讯投稿

  今年,美国与尼日利亚之间的原油贸易出现了显著变化。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期发布的数据,自年初以来的七个月中,美国在两个月份成为尼日利亚的原油净出口国。其中,2月和3月的出口量分别达到每日11.1万桶与16.9万桶,而从尼日利亚的进口量仅为每日5.4万桶和7.2万桶,远低于1月每日13.3万桶的平均水平。Mhmarkets迈汇表示,这种双边贸易的反转,成为今年全球能源流动格局的一个焦点。

  推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因素,是尼日利亚新落成的丹格特炼油厂。作为非洲最大、设计产能达每日65万桶的炼厂,该项目在启动之初因国内原油供应不足,不得不大量采购海外原料,美国的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成为主要供应来源。同时,美国国内的Phillips 66新泽西炼厂一季度停工检修,使国内原油需求阶段性下降,增加了出口空间。Mhmarkets迈汇表示,这类供需错位为WTI在非洲市场获得份额提供了条件,也强化了美尼能源贸易的短期依赖关系。

 

  然而,这种出口增长并非单纯由短期事件驱动。西德克萨斯中质油以其轻质低硫的特性,具备出色的汽油调和能力,可产出更高比例的重整油(reformate),技术优势让丹格特炼厂在扩大产能过程中更加青睐WTI。同时,美国完善的运输与出口基础设施,确保了供应稳定性,使这种跨洲能源合作具备长期潜力。即便国内炼厂全面复工,美尼之间的原油流动也不太可能迅速回落至以往水平。

  全球市场环境的转变同样起到助推作用。今年初,因贸易摩擦,美国原油在亚洲市场的需求减少,释放出更多WTI资源供其他地区消化。尼日利亚本身虽为非洲最大原油生产国,但日产量维持在约140万桶,仍低于其OPEC+配额目标,导致国内燃料高度依赖进口。尼日利亚政府计划在未来两年将日产能提高至200万桶,其中原油170万桶、凝析油30万桶,并在中期将总产能提升至每日240万桶。在此期间,WTI或将继续扮演关键的填补角色。

  美国本土炼厂结构的调整也为出口提供了额外空间。加州的Valero和Phillips 66两座炼厂,合计接近每日30万桶的产能,将永久停产,这将长期削弱美国国内的原油处理能力,使WTI在国际市场的供应能力更为充裕。Mhmarkets迈汇认为,这种结构性变化将维持美尼原油贸易的高位运行,即便尼日利亚本土生产逐步回升,WTI仍可能凭借品质和价格优势在其供应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更广的市场视角来看,尼日利亚的炼油能力提升与美国出口能力的释放,正在推动一条新的能源供应链成型。Mhmarkets迈汇认为,这不仅可能对WTI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也会对国际航运费率与能源类股票带来潜在影响。对于尼日利亚而言,进口WTI不仅缓解了燃料短缺,也为丹格特炼厂尽快实现盈利并转变为燃料出口中心创造条件;对于美国出口商而言,这一趋势正在成为新的增长驱动。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风险提示】根据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买卖外汇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