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比日元、欧元更有希望?

2022-10-31 17:30:27 马马道来 微信号 

(节目录制于2022年10月26日)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人民币已经成了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人民币正在一点一点的朝前迈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和我们的经济体量是严重不匹配的。2021年,中国GDP规模占到世界总量的18%,出口占到全球的16.2%,进口占到12%,黄金储备占到全球黄金储备的5%,外汇储备占全球的25%,而不论是人民币的支付占比,还是人民币在全球的外汇储备占比,都只有2%、3%的水平,人民币国际化依旧是任重而道远。

那么,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想出海,要想真正实现国际化,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呢?到底应该掌握那些资源才能让人民币真正走出去呢?

今天,我们就透过日元国际化和欧元国际化的发展轨迹,来看看日元和欧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并以史为鉴,来谈谈我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看法。

这期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日元国际化的进程,日元国际化水平为什么会从高点9%跌落到如今的4%?

第二部分,是欧元国际化的进程,欧元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国际化水平更高,但始终发展不起来呢?

第三部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怎么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呢?

首先是第一部分,是日元国际化的进程,日元国际化水平为什么会从高点9%跌落到如今的4%?

日元国际化基本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二战结束以后到70年代。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被美国占领,日本经济的方方面面全部被美军司令部掌控,外汇业务也由在日本的外资银行代理,到1949年,美国的经济顾问约瑟夫道奇才在日本实行固定汇率制,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固定在1:360。

直到1952年,经过和美国的多年谈判,日本才恢复了对本国经济的部分主权,外汇才逐渐掌控在日本自己手里。1960年,日本央行将日元列入对外结算货币,1964年,日本央行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

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在二战之后迎来高速发展,到1955年时,日本经济已实现了全面恢复,超过二战前水平。1955年到1973年期间,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平均每年9%的高速增长,是同一时期增长最快的国家。

到70年代中期时,日本结束了二战后长期的贸易逆差状态,从此进入了持续三十多年的贸易顺差时代。经济高速增长和外贸扩张,让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和贸易大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升,这一切都为以后日元走向国际打下了基础。

但是在70年代之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石、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段时期,美元几乎是一家独霸的地位,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日元国际化既没有发展的空间,日本政府自身也没有动力推动日元国际化。

接下来是第二个时期,70年代之后日本金融大改革,日元国际化开启阶段。

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解体,黄金与美元脱钩,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这个时候,英镑和西德马克开始走强,成为美国之后的国际主流货币,要知道,日本的经济总量在1968年就已经仅次于美国,比英国和德国都要强,我经济实力比你强,可我的货币国际化程度还不如你,这个时候,日本的心态就发生了改变,开始有推动日元国际化的想法。

1973年,日本经济调查协议会公布了一份报告《国际货币新秩序与日元》,报告指出“未来的国际货币制度将是以SDR为中心的货币体制,日元也将成为主要货币之一”,从此,日元国际化开始正式提上日程。

尽管日元国际化在70年代就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在整个70年代,日元国际化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处于原地不动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金融制度过于保守。

日本在二战后效仿美国,建立了一套由政府主导的非自由金融制度,政府对利率、跨境资本的流动,包括日元与外币的兑换、跨境使用和流通都受到严格限制。

这套金融制度对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是到70年代时,随着日本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这套金融制度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变成了一种制度障碍,急需变革。

所以,日元国际化要想开启,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的解放和金融制度的变革,70年代末的时候,欧美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金融国际化、自由化浪潮,这种浪潮在80年代初传到日本,日本随之开启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阻挡日元国际化的制度性障碍被逐渐清除。

1984年,美日两国财政官员组成的“日元-美元委员会”发表了《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同时,日本大藏省还公布了《金融自由化及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这两份报告是日本80年代金融大改革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日本政府正式启动日元国际化的标志。在两份报告中,日本实现了外汇市场买卖完全自由化,还扩大的欧洲日元市场的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此外,还设立了东京离岸金融市场,以协助推动日元国际化。

接下来是日元国际化的加速时期。

20世纪80年后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在日本政府的推动下,日元国际化程度出现了一个加速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上升,尤其表现在日本进口贸易中。

其次是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份额明显扩大,比如武士债券和欧洲日元债券规模越来越大。

除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衡量日元国际化程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日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1984年到1990年,日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不足4%,提升到了9%,增长了近两倍。

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也基本达到了顶峰,1985年,美国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快速升值。1985年9月,日元汇率还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等到“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涨了20%。

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日本政府就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及房地产市场,日本楼市、股市形成了有史以来的巨大泡沫,日本人一度叫嚣:“东京房地产价格加起来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然而,泡沫很快破灭,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造成日本经济增长停滞、金融资产巨额贬值,经济陷入衰退,这直接影响了日元在国际上的信用,日元国际化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因此,日元国际化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就进入了停滞状态,日元在国际贸易、外储储备中的地位开始不断下滑。

最后是日元的亚洲区域化战略。

90年代末,日本政府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对日元国际化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因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的霸主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所以日元应该从之前谋求国际货币地位,转换为集中力量扩大日元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即“日元亚洲区域化”,这样既可避免直接与美元竞争,又可强化日本在亚洲地区的经贸利益。

二战之后,日本长期倡导“脱亚入欧”,重视与欧美的政治、经济和贸易联系,忽视亚洲。而到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政府才开始真正重视与亚洲各国的经贸关系,对亚洲各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快速扩大。

尽管日本与亚洲各国的经贸关系不断强化,但这对促进日元亚洲区域化并没有起到实质性帮助,到今天为止,日元在亚洲的地位并没有明显上升,亚洲地区依然是美元一家独大。

这一方面是由于日本曾经发生的经济危机,让很多持有日元资产的投资者不放心。其次,是日本经济进入“失去的二十年”,从1993年到2009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1%,很多人对日本经济没有信心。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过于不堪,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不仅不敢理直气壮地支持建立亚洲基金,甚至还在东南亚国家中扮演了“抽回资金”这样不光彩的角色,结果导致东南亚国家群起而攻击日元,日元失去了稳定汇率的机会,东南亚国家也对日元不再信任。虽然后来日本为了讨好东南亚国家,弥补他们对日本的不信任,提供了大量贷款,但曾经的教训和日元的巨大波动性让东南亚国家认识到日元根本无法依靠,最后还是选择美元。

这就是日元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从一开始的战后恢复,到之后的金融改革,再到加速国际化,最后到选择亚洲区域化战略,我们可以看到,每每在关键时刻,外部对于日本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不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跃跃欲试,自由化时期的金融改革,还是日元升值下的加速国际化,抑或是1997年日元放弃东南亚,日本都深受外部影响,特别是美国的影响,在没有独立主权的情况下,日本根本没有能力划走美元的蛋糕,美国人给空间日元就有机会,美国人不给空间,日元就一点机会都没有。日元是这样,那么,欧元是不是和日元一样呢?

第二部分,是欧元国际化的进程,欧元国际化为什么比日元国际化水平更高,但始终存在发展不起来?

与日元不同,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寄予厚望,国际社会都认为欧元可能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很多国家也都希望欧元能打破美元的垄断地位,但是实际上,欧元的国际化之路也是相当坎坷,一点也不顺利。

2022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发布的《欧元的国际地位》显示,欧元在各种国际货币使用指标中的份额平均约为19%,接近历史低点,虽然比前两年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2005年高峰时24%的水平。

其实按照经济体量来说,欧盟的体量和美国的体量几乎相当,但是在货币上,欧元和美元的地位差距相当大,2021年第四季度,欧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1%,远远落后于美元59%的份额。在全球外汇市场交易中,欧元占据的份额为35.5%,而美元则占到90%,欧元的国际地位与其经济实力是不匹配的。

所以,欧盟一直想要打破这种困境,于是近几年以来,欧元国际化的战略变得越来越积极,欧盟主要从两个方面提提升欧元的国际化水平。

第一是扩大欧元“安全资产”的供给。任何一种货币要想实现国际化,都必须为市场提供足够深度和广度的安全资产,以便于投资者持有和交易。目前,安全资产在欧元区的分布极度不均衡,虽然都以欧元计价,但欧元区成员国中只有德国国债在事实上承担着欧元区安全资产的角色,一旦出现危机,投资者就争相抢购德国国债,然而德国国债的规模毕竟有限,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这就大大限制了欧元的国际化水平。

于是,在2020年7月,欧盟峰会通过决议,设立规模为7500亿欧元的“欧盟下一代”复兴基金,基金以欧盟的名义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这看上去这并没有什么,但其实它的意义相当大,“欧盟下一代”复兴基金实质上就是一种“主权债务”,提供了一种欧元区共同安全资产。

复兴基金出来之后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到2022年5月为止,欧盟委员会已经发债9次,规模达到了 1110亿欧元,多数交易的认购金额都超过10倍以上,比如2022年5月发行的30亿欧元30年期债券,它的认购金额更是超过16倍。

第二是提升欧元在关键商品交易中的比例。尽管欧元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但在能源、原材料等关键商品的交易中,欧元的使用比例与欧盟在全球经济中的权重不成比例。欧洲大约消耗了全球 10%的原材料,是世界主要的原材料进口国,而大部分原材料在全球交易中却是以美元计价交易。欧盟在飞机制造方面拥有全球竞争力,但空客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也是以美元来结算的。最近几年,欧盟开始加快推动了欧元在国际能源合约、交易上的使用,以欧元签署的天然气合同份额从2018年的38%增加至2020年的64%。

但是,欧盟的这两种做法,无疑是要打破“国际美元—美国国债”货币循环和“石油—美元”的垄断地位,这显然是美国根本无法承受的,于是,我们看到了俄乌战争的爆发。

2021年5月份,根据SWIFT协会的数据,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占比39%,超越美元的38.3%,成为全球跨境第一的支付货币。但是到了现在,欧元在全球跨境支付中的占比已经降到35%,而美元占比上升到42%。同时,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也不断走低,2022年9月份,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变成了0.95,现在稍微好一点,也不到1,因为俄乌战争,欧元过去一年是不断走弱的。

相比日元,欧元强在它是区域货币,是几乎整个欧洲的通用货币,但是相比美元,欧元显然缺乏足够多的安全资产,也缺乏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的支撑,这是欧元始终不能达到美元高度的原因,而在这个问题上,日本遇到的困境和欧洲遇到的困境是一样的,它们都深受美国的影响,面对欧元的挑战,美元不可能坐以待毙,必定会使用各种手段阻止欧元的国际化,一定会将它锁死,彻底让它变为一种区域货币。

第三部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怎么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呢?

说完了日元、欧元,再来说说我们自己,我们现在的经济体量已经是世界的18%,但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仅仅有2%、3%左右的水平,这种水平显然是和我们的经济实力不相称的,不光经济实力不相称,在其他方面,比如工业水平、尖端科技水平,比如军事实力等等方面都是不相称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有着强烈的意愿让人民币国际化。

除此之外,在经济增速下滑的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来说,意义更为重要了。

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说,要走出困境,只有两条路,一是产业升级成功,向全世界倾销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加杠杆刺激经济走出困境。

前一条路产业升级是我们正在做的,不论是我们的芯片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是大飞机产业链,我们都在不断的努力突破,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高附加值行业之前都是欧美垄断,我们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在夺发达国家的蛋糕,特别是美国人的蛋糕,我们华为在5G上领先,美国人就开始了打压,新能源产业产业规模更大,大飞机产业更高端,美国人难道就会袖手旁观吗,现在有些行业还没有遭遇打压,但这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就是上杠杆刺激经济。从现在的杠杆水平来看,中国的居民部门杠杆已经加无可加,六个钱包已经被掏空了,企业部门呢,也因为经济环境走弱而不敢加杠杆,唯一能加杠杆的,只有财政,现在政府杠杆的比重只占37%,还有至少1倍的空间,如果像日本一样财政赤字货币化,那么可能还会有3倍的空间。

但是如果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没有提高,那么,加杠杆加出来的钱将只能在国内流通,必定会抬高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而如果人民币走出去,成为像欧元、美元那样的世界货币,那么,加杠杆就能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不会引起大规模的通胀。

而人民币想要走出来,达到欧盟的水平,那么,我们就必须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东亚、东南亚,或者中亚,如果想要达到美国的水平,除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还得实现人民币和大宗商品的绑定,比如我们提到过的沙特石油人民币结算的新闻,这就是人民币和大宗商品实现绑定的机会。

或许大家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比较远,但是我想说这些事情离我们其实很近,沙特石油人民币结算是一个,“一带一路”、“亚投行”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人民币能走出来吗?

在如今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按部就班的推广,可能已经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了,跨越式的发展迟早将会被提上桌面,乱世之中,很多事情你想按部就班,想一点一点来,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

那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会不会和日元、欧元一样呢?

从现在来看,虽然人民币的份额远不如欧元,甚至不如日元,但是论潜力,人民币远远超过日元、欧元,是唯一有能力成为世界货币的一个,为什么日元、欧元国际化为什么失败,它们到底缺什么呢?它们缺的不是经济,不是科技,而是缺独立自主的主权,这和中国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仅拥有足够的实力,还拥有独立自主的主权,这将为日后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人民币注定比日元、欧元走的更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人民币将会成为欧盟那样的区域货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加上整合大宗商品,那么人民币将会成为和美国等量齐观的世界货币,相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而在如今乱世的阶梯中,这一天应该会越来越近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马马道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