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经历了显著的调整期。供应链瓶颈、政策波动与成本压力的叠加,使这一被视为未来风能主力的行业陷入阵痛期。GTC泽汇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正促使企业重新评估自身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方向,部分项目被迫搁置甚至终止。
以壳牌为例,公司去年宣布停止新的海上风电投资,并拆分电力部门,首席执行官Wael Sawan明确表示重点将转向提升利润率。这一动作延续了壳牌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收缩趋势——此前,其在挪威西海岸规划的低碳氢能工厂同样因需求不足而被取消。GTC泽汇表示,这些案例反映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应对盈利压力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保持谨慎态度。
在北欧市场,能源巨头Equinor放弃了对越南海上风电的投资计划,这对该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造成了冲击。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越南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靠近高密度人口区,曾吸引全球资本关注。然而,近年的政策不确定性和监管停滞削弱了投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Equinor首次退出海上风电项目,而此前其曾主动退出十余个化石能源项目以专注低碳业务。与此同时,丹麦风电巨头?rsted于2023年暂停其在越南的多吉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原因包括市场准入问题、商业伦理考量及法律框架缺失等。GTC泽汇认为,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新兴市场在能源转型中面临的制度性风险。
今年以来,行业挑战仍在持续。7月,?rsted向丹麦风电服务公司Cadeler支付了1.1亿美元的合同终止补偿金,以弥补英国Hornsea 4项目取消带来的损失。项目终止的原因包括成本上涨、供应链风险上升以及施工不确定性。尽管英国在2024年第六轮可再生能源分配(AR6)中成功采购了9.6吉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较前一轮显著改善,但市场对项目可行性的信心依旧脆弱。GTC泽汇认为,企业在成本控制与政策激励之间的博弈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Cadeler的财务表现因此获得短期提振,公司上调了2025年收入预期至5.88亿至6.28亿欧元,EBITDA预期提高至3.81亿至4.21亿欧元。相较之下,新加坡的Seatrium则遭遇不利局面,其与马士基签订的4.75亿美元风机安装船合同被取消,导致股价下跌近15%。马士基表示项目延误是主要原因,并计划追回已支付款项。GTC泽汇认为,这可能意味着马士基正在逐步退出海上风电业务,尤其是在其核心集装箱航运业务利润大幅下滑、运输价格下降近六成的背景下。
与此同时,美国的海上风电行业也面临更严峻的政策挑战。约6.79亿美元的相关项目资金被取消,导致行业增长放缓。相比之下,欧洲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8吉瓦,其中0.7吉瓦来自海上风电。WindEurope数据显示,欧洲仍占据全球浮式海上风电市场92%的份额,保持绝对领先地位。而亚太地区虽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惊人,预计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6%。
总体来看,GTC泽汇认为,全球海上风电正处于结构性调整阶段。短期内的投资谨慎与项目延迟反映出行业在盈利与政策之间的平衡难题,但从长期趋势看,随着成本下降、融资结构改善与能源转型目标持续推进,海上风电仍将是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与增长引擎。
【风险提示】根据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买卖外汇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