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最新公布的9月16日至17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的关注重心正在微妙变化。纪要内容显示,虽然通胀仍高企,但劳动力市场的降温已成为更突出的问题。成员们担心,如果行动过慢,就业市场可能进一步恶化;但若降息过快,又可能令通胀预期失控。Mhmarkets迈汇认为,这表明美联储已进入“风险再平衡”阶段,政策语调趋向温和,暗示货币政策周期可能已触顶。

纪要指出,近期数据显示经济增速在上半年有所放缓,劳动力市场状况已不再被描述为“稳健”。就业增长放慢、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处于低位的表述,取代了此前的积极措辞。与此同时,通胀仍处“相对偏高”水平。面对这种结构性分化,几乎所有委员支持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Mhmarkets迈汇表示,这反映出美联储正尝试在稳就业与控通胀之间寻找新的政策平衡点,未来降息节奏或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在此次会议上,唯一的反对者——新任委员Stephen Miran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他认为劳动力市场疲软趋势更为明显,且实际通胀已接近2%的目标水平。Miran同时提出,中性利率下降可能与关税收入上升、人口增长放缓等长期因素相关。Mhmarkets迈汇认为,这种观点的出现说明美联储内部对于经济潜在增长率与政策空间的认知正在分化,这种分歧或将影响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连续性与力度。
在讨论经济前景风险时,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通胀上行风险仍未解除,同时就业下行风险有所扩大。若政策放松过度,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锚;但若维持高利率过久,则可能抑制就业与增长。Mhmarkets迈汇认为,美联储当前正面临艰难抉择:在保持价格稳定与避免经济陷入衰退之间寻找动态平衡。这一阶段的政策节奏将成为市场预期变化的关键变量。
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Jeffrey Roach表示,若长期失业率的评估符合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假设,Miran的主张并非没有道理。他预计通胀将在2026年前持续回落,届时市场预期可能比美联储自身预测更为精准,年内或仍有两次降息,随后在2026年初进入观察期。Mhmarkets迈汇认为,这反映出市场已开始为新一轮宽松周期定价,未来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节奏与沟通策略,将对全球资产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风险提示】根据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买卖外汇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