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日要闻
(一)国际要闻
1、美联储周三在褐皮书报告中说,美国经济活动在最近几周温和扩张,尽管一些地区停滞不前,其他几个地区还有所下降,报告显示企业对前景越来越悲观。此外,褐皮书指出,通胀压力已有所缓解,且预计将继续缓解,这是一个关键的“软数据”,显示美联储激进加息可能已经开始扭转通胀趋势。
2、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计划,从国家紧急储备中出售1,500万桶原油,并开始补充储备,试图在11月8日的中期选举之前抑制高涨的汽油价格。拜登还表示,将在未来几年内重新补充战略石油储备。他目前受到共和党人的批评,后者指责他出于政治原因而不是因为紧急情况而动用储备。
3、日本当局周三再次对日圆兑美元的急跌发出警告,据日本当地媒体报导,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表示,他正在“谨慎地”、更频繁地监控汇率。据时事社报导,铃木俊一在表示,政府将基于现有政策对外汇市场做出“适当的应对”。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也重申其一贯说法,表示汇市稳定“极其重要”,认为日圆近来单向大幅贬值。日本央行审议委员安达诚司则表示,由于日本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收紧货币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
4、由于食品价格创下198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推动英国上月通胀率重回两位数,追平7月创下的40年高点。英国国家统计局称,英国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升幅从8月的9.9%上升至10.1%。接受路透调查的经济学家原预测通胀率将升至10.0%。英镑兑美元受此消息影响下滑至1.13美元以下。
5、丹麦警方表示,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北溪天然气管道受损是由剧烈爆炸造成的。这与先前对波罗的海海底管道泄漏的调查结果相呼应,泄漏被归咎于蓄意破坏。瑞典快报(Expressen)首次曝光北溪管道受损的图片,一架无人潜水器拍摄的画面似乎显示一条管道出现严重破裂,一段50米长的管道消失不见。
6、欧盟执委会提出了应对高能源价格的一揽子紧急措施,包括欧盟成员国开始联合购买天然气。但由于各方对这一构想存在分歧,执委会没有提出立即对天然气设置价格上限。
(二)国内要闻
7、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及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中国官媒--经济日报发文认为,这表明中国在住房领域将继续保持政策定力,为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同时住房保障体系更多需要政府发挥补位作用。
8、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9、中国9月金融数据向好,加之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持稳在前,受访者一致预期10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将跟进不动;考虑到房地产一直无明显起色,仍有近一成认为与其密切相关的五年期LPR有望小幅下调,幅度5-10个基点(bp)。
新闻来源:路透
二、昨日行情
数据来源:Bloomberg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