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日要闻
(一)国际要闻
1、日本7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创下七年半以来的最快增速,受燃料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在工资未见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家庭的生活成本更加沉重。7月核心-核心CPI同比升幅也创下六年多高点。该指数剔除了波动性较大的生鲜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影响。虽然通胀率连续四个月超过日本央行2%的目标,但该央行可能会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因为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日本通胀仍属温和。
2、根据英国一项持续时间最长的家庭财务调查,英国家庭对生活成本飙升感到“愤怒”,这推动消费者信心创下至少是1974年以来的纪录低点。市场研究公司GfK公布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从7月的负41降至负44,刷新该调查开始以来的纪录低点。路透调查的分析师原本预测该指数将降至负42。
3、数据显示,由于乌克兰战争导致能源成本持续飙升,德国7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和环比均创下历史最高增幅。德国联邦统计局称,德国7月PPI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7.2%,与上月相比上涨了5.3%,均是自1949年开始统计调查以来的最大增幅。
4、欧洲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服务贸易的改善以及包括海外投资收益在内的主要收入增长,欧元区6月份的经常帐重新出现了小幅盈余。在5月份出现69.3亿欧元的赤字后,6月份经季节调整后的经常帐盈余为42.4亿欧元。一年前,盈余为277亿欧元。
5、角逐英国下任首相的领先者特拉斯说,她的政府的明确使命是振兴经济,并提出多项帮助英格兰北部地区的措施。特拉斯说,她致力于实现本届政府减少经济不平等的目标,但将以“保守的方式”来实现,这被解读为意味着将重点放在减税和放松监管方面。
6、天然气市场运营商Trading Hub Europe表示,用于资助德国进口天然气以提高国家库存的费用已定为每兆瓦时0.59欧元,这将导致消费者能源成本的急剧上升。
(二)国内要闻
7、中国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有针对性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部署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措施,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会议指出,决定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政策延至明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还再度提及“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
8、中国央行周一意外下调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令市场对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几乎形成一致预期。受访者对一年期下调幅度的预期以10个基点(bp)为主,而基于监管层进一步发力拯救房地产行业的判断,有九成受访者预计五年期降幅超过10bp,最大幅度达25bp。
9、中国央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了2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持平于2.0%。这是逆回购连续第18日定在同一规模,并完全对冲当日到期。因中期借贷便利(MLF)缩量续做,本周全口径净回笼2,000亿元,创下逾一个月新高。
10、中国银行(601988)间市场主要回购利率继续缓步小涨,其中隔夜回到1.20%上方,继续刷新月内高点。税期影响已过,但资金仍未重回宽松局面,表明8月MLF(中期借贷便利)缩量续做的余威犹存。
新闻来源:路透
二、昨日行情
数据来源:Bloomberg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