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近期首次调降,较昨日6.3759数值下调201点,调至6.3773。
此番首次调降紧随于“外汇存款准备金”变动后。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告称,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5%提高到7%。
人民币持续走强下,面对一致的做多预期,对于“人民币升值以对抗输入性通胀”之猜测,央行此前已多次发声,强调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企业要聚焦主业,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自央行5月30日宣布将外汇存款准备金从5%上调至7%后,人民币短线走弱近200点至6.37附近,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一度飙升至6.357的近三年高位,较去年接近7.2的水平飙升超11%。“外界由此普遍认为,通过这个较大比例调整的举措可以适度地抽紧市场的外汇流动性,减少金融机构手中外汇资金对市场上的供给,以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减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Tony Sycamore认为。
“其实5月30日升准涉及的整体外汇资金约200亿美元,比起日均几百亿美元的外汇交易量而言仍很小,但释放了强烈的象征性意义”,Tony Sycamore说,“而6月1日的中间价也显示,中间价实际比模型预测的要弱了十多个点(人民币更弱),幅度比几周前更大,这似乎也体现了央行不希望看到羊群效应的意图,这和前几周的态度一脉相承。”
在他看来,前几周,中间价就显示了类似的信号,因为人民币中间价往往都比模型预测得更弱一些。“有观点认为,虽然此前央行已经宣布停用了逆周期因子,但其实模型的测算显示,在宣布停用前的几个月,逆周期因子就已经淡出了。因此如今逆周期因子是否重出江湖也可能需要预判。”
由此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此番人民币中间价明显调降,是否可以视为央行干预和容忍人民币的一个征兆?
对此,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告诉记者,央行主要还是通过调节准备金以进行边际管理或反映预期,体现出一种姿态,也带有一定的政策倾向。“人民币目前升值的压力依旧较大,调整准备金实际上是一种变通的手法,即不想人民币有太多的短期升值压力。”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宏观经济资深分析师刘亚欣同样对记者表示,央行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对人民币汇率进行逆周期调节,缓和升值压力,但是逆周期调节政策不太可能扭转市场力量推动的汇率方向。央行并没有点位目标,只有汇率双向波动和汇率机制的目标。
美元仍将回归弱势
随后的日子也将对人民币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将于本周五公布非农业数据,而在此前核心通胀指数PCE同比增长3.1%,创下25年新高,美元期间曾一度攀升至90以上。而在通常情况下,6、7月份为境外上市企业分红购汇高峰,人民币因此或相对承压。
Tony Sycamore指出,4月弱于预期的非农就业报告(实际新增26.6万人,预期新增近100万人)背后的原因是技术因素或劳动力供应因素,例如育儿问题导致家长无法复工、丰厚的疫情纾困金令人不想冒险复工等,因此4月数据并非预示劳动力市场疲软的真实趋势。
“尽管如此,如果5月就业报告再度弱于预期,可能引发对劳动力市场的更多质疑,也给美联储宣布缩表计划的时间表造成困扰,或导致美元大幅走弱。” 他补充道。
“美元指数是全球美元流动性的表征指标,美元弱代表全球资本流动活跃,国内资本流入情况也会相应较好”,刘亚欣说,“如果分工购汇高峰到来而美元处于弱势,那么人民币可能短期平稳或升值的幅度小于其他货币,人民币汇率指数可能小幅下行。”
邵宇认为,人民币会不会走弱的话主要取决于美联储政策。“因为现在国内总体的趋势还是流入居多。其他趋势如短期分红等,都属于阶段性的压力,并不会带来本质的变化。除非美联储政策进行量宽的调整或者加息的话,可能才会引发人民币方向性的这个变化。”
各项最新数据是否促使美联储缩表方面,刘亚欣认为,美联储对于风险的评估始终在综合考虑可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且两者间存在关联。“在对货币政策的考虑和风险评估层面,美联储也在考虑综合考虑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并且通胀被视为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一个指征,并不孤立于经济。”
“美联储政策由宽松转向正常化可能带来短期冲击、带来美元指数反弹,但并不必然改变美元指数的弱势周期”,刘亚欣强调,“美联储加息周期都没有显著改变美元的弱势。美元指数是一个相对关系,对应的宏观情景可能在于,虽然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是依据美国强劲的经济基本面,但是如果海外经济同样强劲甚至好于美国,则美元指数仍将回归弱势。”
(作者:胡天姣 编辑:曾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