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人民币升值

2020-09-26 10:20:57 中国经营报 

文/骆振心

今年5月人民币触底反弹以来,近三个月,人民币汇率连续突破了7.0、6.9、6.8三个关口,呈现出快速升值的态势,截至目前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4%。汇率的快速升值,给金融市场和企业经营带来了一些扰动,也对汇率预期造成了一定影响,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人民币汇率反映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与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密切相关。近期人民币升值,反映了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大力推动复工复产,进入三季度后经济加快修复。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上缺乏有效措施,恢复的节奏和力度都不及中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连续5个月正增长,贸易顺差持续增大,8月份,贸易顺差4165.9亿元,增加74.4%。根据IMF预测,中国为今年GDP增速唯一正增长国家,经济基本面稳健导致了人民币走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金融市场资金尤其是长期融资需求在加大,我国利率水平总体也有所上升,十年期国债利率已经由4月初的2.48%上行至目前的3.10%,提高了62个基点。而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自今年3月份历史首次跌破1%后,长期处在0.68%附近区间徘徊,中美利差总体上处于扩大态势,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之相对应的是货币政策的方向,中国央行高层明确,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阶段性,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的适时退出,应该说,货币政策已经慢慢转向边际收敛。反之,美联储近日决定继续将利率维持在近零水平,并承诺将保持利率不变,直到通胀处于2%目标的轨道上。两国货币政策方向的不一致,意味着未来的利差还会持续扩大,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汇率升值预期。

虽然当前人民币升值势头强劲,但是人民币升值更多是短期性、结构性的因素所导致,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尚未确立,人民币的变动还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数据看,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期间,外汇市场银行近期、远期以及含期权仍是逆差,6~8月份的结售汇逆差分别为193亿美元、61亿美元、38亿美元。从支撑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因素看,我国贸易出口更多集中在抗疫物资、远程办公等相关产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些都与疫情紧密相关,不是长期经济趋势。美国大选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中美经贸摩擦还有持续加剧的可能。同时,美国疫情仍在蔓延,欧洲疫情出现反弹,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将长期与人类共存,等等。特别是当前全球流动性导致资产价格虚高,美元依然是全球避险货币,美元指数下行的幅度有限,出现走强的概率依然存在。这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将很大程度上改变汇率的未来走势,因此,还不能判断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

从历史来看,上一轮人民币升值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启动,当时人民币升值有着金融经济因素的支撑,一是我国经济对外出现了失衡,2007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接近10%,人民币总体上是低估的;二是经济高速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迅速启动了“四万亿”刺激计划,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重要动力,中国资产的整体回报率远高于同期其他国家;三是国际经贸合作密切,中美经贸合作正常,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对外汇交易需求巨大。目前,我国外汇估值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均无法有效支撑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20年6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6.91%,之前人民币长期低估的压力得到较大释放,2014年又允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日波幅扩大到2%,特别是“8·11”汇改将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约2%,及时释放了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压力。总体上看,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场情况。去年人民币汇率破7以后,并没有持续下行,而是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化程度,汇率弹性增加,明显出现双向波动的特征。当前人民币升值是由于市场因素变化,不是汇率形成机制的原因,也不是汇率机制改革所能解决的问题。

人民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比较复杂,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其出口以外币计价会上升,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出口企业如果外币应收账款较多,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汇兑损失,如果原料进口产生的应付款较多,那么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将会产生汇兑收益。汇率波动是市场化的重要特征,汇率超调也是常见的现象,汇率经常会被高估或低估并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浮动汇率必然带来的。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要建立起与汇率市场化相适应的财务机制,立足主业,根据业务特点对结售汇做好规划,尽量地控制敞口,用好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NDF等工具,有效管理汇率风险,避免汇率波动干扰企业日常经营。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