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继续肆虐亚洲地区,中国、日本等国继续受到严重影响。此前2007年11月,俄罗斯首次爆发非洲猪瘟疫情,到2018年底共向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报告了1120起疫情。非洲猪瘟给俄罗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接近8300万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8.33-12.5亿美元。
(Source:百度)
农产品(000061)市场上,猪肉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活跃的交投以及明显的趋势效应出现,吸引投机资金也跃跃欲试。
以瘦肉型猪—4月2019合约为例,一个月时间内出现了50%以上的升幅。现货猪肉的升幅基本是期货合约的一倍以上,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逼空”效应。
CMC Markets中选取“大宗商品”在农畜类型中,可以找到猪肉(瘦肉型)期货以及现货合约,期货合约可供交易的月份为4月、6月、7月、8月(2019)四张合约。
相关期、现类产品交易规则,可根据不同需求查阅产品概述。
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例,春节期间出现明显反弹,不过考虑到多数屠宰场处于假期效应中,因此生猪的供应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中。
除去全国猪肉传统高企的区域(四川、上海、浙江等),2019年1、2月,全国生猪价格企稳上涨,两级分化差价缩小。
(Source:中国生猪网)
截至2018年12月底,国内生猪存栏跌至31111万头,下降3.7%;能繁殖的母猪存栏跌至2988万头,下降2.29%。
本轮生猪上涨周期更多由于是“疫情”推动,因此假设条件为:养殖主体担心发生疫情而降低存栏或弃养,生猪的行业产能淘汰将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生猪价格的变动恐将和自然周期的不同。
春节节前出现的存栏下降,叠加疫情初始周期的恐慌情绪,估计补存栏库存的可能性至少在4月—5月才有可能,以100天饲养周期看,至少在夏天,全国生猪价格可能出现一个新的供应高峰。
从美国猪肉出口量来看,国内每年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在20万吨以内,全美猪肉总出口量不到280万吨;
假设美国2019年猪肉出口量中新增10%的终端国为中国,则2019年预计全年猪肉增量30万吨左右,相对于中国市场总体消费量占比可以忽略。
即便是美国全部出口猪肉100%到中国,则新增猪肉进口为280万吨,相对中国市场猪肉消费总量占比不到5%,依然难以改变猪周期反转的趋势。
(中国市场的消费猪肉水平约为5600万吨,且主要为鲜猪肉)
如果从产品的互补替代角度看,牛肉、鸡肉是否可能成为猪肉替代品,以使得国内猪价出现下跌?
鸡肉方面,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年我国鸡肉消费量为1154万吨,其中进口量为27.5万吨,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为2%左右(未考虑走私)。
美国每年鸡肉出口超过300万吨,出口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巴西,但中国市场消费者对白羽鸡的接受程度难以提升,因此白羽鸡的冲击影响有限。
且美国本土也是主要的鸡肉消费国,本土鸡腿、鸡胸肉价格均高于国内市场,因此出口角度看,更多可能是翅膀肉、鸡杂件来应对中国市场。
牛肉方面,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数据,2018年我国牛肉消费量为853万吨,其中进口量为102万吨,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为12%。
从进口国家看,南美以及大洋洲牛肉是中国重要的牛肉进口国。
美国每年牛肉出口接近144万吨,如果中国进口对美国牛肉进一步放开,预计对国内市场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但是,从中国广大地域的消费者群体看,这个量可能依旧不大,对于猪肉消费冲击有限。
因此,基于USDA的数据假设,我们认为鸡肉、牛肉难以成为猪肉价格上涨的替代品。
技术上看,瘦肉猪现货市场,短期虽然出现4根阴线,不过上升速率陡峭,且阴线实体小,部分阴线实体对比影线的幅度较小,因此从技术角度看,瘦肉猪价暂难出现有力度的回撤,留意70美分/磅水平附近的支撑,80—82美分/磅是其历史跨度上一个较强的卖压。
注:这类品种爆发力强,短期消息面(数据层)变化影响对于投机资金影响极大。
鸣谢参考:中国生猪网、中粮期货(博客,微博)、国泰君安、中泰证券
作者:任震鸣Leb Ren
任震鸣于2017年12月加入CMC Markets,担任大中华区市场分析师。他拥有十余年证券从业经验,主攻证券自营方向,善于搭建股票β组合。澳洲RG146( Generic Knowledge, Derivatives- General Advice & Foreign Exchange-General Advice)金融持牌资格从业者,第一财经频道《解码财商》特邀嘉宾。
任震鸣于2015年进入外汇OTC行业,他曾就职于多家外汇交易经纪商,并拥有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任震鸣基本面功底扎实,2015至2017年期间于汇商杂志、新浪、搜狐、中金在线等媒体上发表多篇研究性文章,覆盖欧元,黄金,原油,人民币,澳元等产品。
任震鸣在2016年期间,曾在FX168《周周说市》节目担任特邀嘉宾,并在2017年荣获新浪最佳人气理财师,出现于纳斯达克电子屏。
投资衍生品具有很大风险,并不适用于所有投资者。损失可能超出您的初始投入资金。您并不拥有标的资产及其相关权益。我们建议您征询独立顾问的意见,确保您在交易前完全了解可能涉及的风险。本评论仅提供一般性信息,并没有考虑到您特定的目标,需求及财务状况。因此,在您决定交易或继续持有任何衍生品产品时,您应当结合您的个人目标,需求和财务状况进行考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