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网2月18日讯—— 印尼政府正式要求自然资源出口商将全部外汇收入留存在国内至少一年,以提高外汇储备达800亿美元,并遏制卢比贬值趋势。新规将于3月生效,涵盖矿业、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除外。
印尼政府推行外汇留存新规,强化金融稳定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周一宣布,签署新的外汇管理规定,要求自然资源出口商将所有海外收入留存在国内至少一年,以优化资源收益在国内的流通,并增强印尼的经济韧性。
“自然资源的收益必须最大化用于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增加外汇储备,稳定汇率。” 普拉博沃表示,过去大量出口收入被存放于海外银行,导致印尼外汇储备承压。
该规定适用于矿业、种植业、林业和渔业,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被豁免。新规较此前要求的30%外汇需留存3个月大幅收紧,旨在提升中央银行储备达800亿美元,并在全球经济动荡背景下维护金融稳定。
印尼政府推动这一改革的背景是卢比近期成为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过去三个月在全球贸易担忧情绪及印尼政府大规模财政支出计划的影响下持续走弱。为遏制卢比贬值,印尼央行已多次进行市场干预,而该新规被视为加强外汇供给、稳定本币的关键手段。
印尼央行行长佩里·瓦尔吉约(Perry Warjiyo)对此表示:
“扩大的外汇收入留存规则将增强国内融资能力,帮助稳定卢比,并改善金融体系稳定性。”
然而,经济学家警告,政策的实际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PT Bank Danamon Indonesia经济学家霍西安娜·西图莫朗(Hosianna Evalita Situmorang)指出:
“外汇收入仍可用于海外支付运营成本,因此其在国内市场的存留量可能不会达到100%。”
尽管新规对出口商构成一定限制,但政府仍允许外汇用于支付股息、税款、贷款及进口原材料,以缓解企业资金流压力。
印尼矿业协会执行董事亨德拉·西纳迪亚(Hendra Sinadia)表示:
“矿企得知仍能使用外汇进行支付后,感到相对宽慰,这有助于管理现金流。”
从产业角度来看,2023年自然资源出口额达1660亿美元,占印尼总出口的63%,其中矿产、煤炭、棕榈油等资源是主要贡献者。然而,最新数据显示,1月印尼的矿产、煤炭和棕榈油出口下降,而农业和渔业产品出口增长,这表明全球需求波动仍对印尼出口构成挑战。
编辑观点:
印尼政府通过强化外汇管制以提升储备、稳定卢比,是其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重要举措。短期来看,该政策有助于增强国内美元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并降低印尼央行的干预压力。然而,政策的实际影响取决于企业的资金调配策略,尤其是出口商如何在海外支付运营成本和国内存放外汇之间寻找平衡。
此外,印尼经济增长放缓、进口需求下降,也表明国内需求可能面临挑战。若企业对资金流动性担忧加剧,可能影响未来投资和贸易活力,这需要政府进一步调整政策,使外汇管理和经济增长之间达到平衡。
【风险提示】根据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买卖外汇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