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多国央行加大衍生品干预以稳汇率,长期风险隐现

2025-02-17 09:47:19 汇通网 

汇通网2月17日讯—— 印度央行和印尼央行的美元远期空头头寸均创历史新高,而特朗普政府对新兴市场货币政策的关注加剧了这一局势的不确定性

亚洲央行转向衍生品工具以稳定货币

亚洲多国央行正日益依赖远期外汇市场来管理本币汇率。印度央行(RBI)的美元净空头远期头寸在去年12月达到创纪录的680亿美元,而印尼央行(BI)的净空头头寸也升至196亿美元,为2015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将货币贬值压力推迟,而非真正消除。同时,维持高外汇储备能够向市场传递信心。”——澳新银行(ANZ)外汇策略师Dhiraj Nim

央行干预的方式已从传统的即期市场交易转向远期市场,这一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干预成本,并避免直接减少外汇储备。然而,这也意味着市场可能低估了未来的贬值风险,因为这些卖压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时刻集中爆发。

美欧政治风险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尤为明显。其近期关税威胁使得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承压,而特朗普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也加强了监管审查力度。

“当前的环境对汇率政策尤为敏感,美国对公平贸易和汇率操纵的关注使得各国央行难以进行大规模干预。”——美国银行(BofA)外汇与利率策略联合主管Claudio Piron

特朗普曾在其首个总统任期内将亚洲国家列为“汇率操纵国”,印度此前也被美国财政部列入观察名单。因此,各国央行利用远期市场干预的一大优势便是减少外汇储备的直接波动。

亚洲各国央行策略对比

除印度和印尼外,马来西亚央行也积极使用货币远期工具,其净空头头寸在去年11月已达27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约40亿美元。另一方面,菲律宾央行则在逐步减少远期市场的参与,其净多头头寸仅剩8.74亿美元。

市场近期的一次典型案例是2月11日,印度央行被怀疑在即期与远期市场同时进行大规模干预,导致印度卢比单日上涨近1%,为2022年11月以来最大涨幅,迫使市场中的卢比空头纷纷止损。

美元贬值提供喘息空间,但长期风险犹存

近期美元的走弱为各国央行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特朗普政府取消或推迟了对加拿大、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的部分关税,令市场对其更大范围的贸易威胁存疑。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累计下跌1.6%,市场对于美联储未来降息的预期也在增强。

印度央行的新任行长Sanjay Malhotra似乎正在调整策略,减少在海外远期市场的头寸,而更多地通过国内市场操作来增强流动性。然而,由于远期市场的干预手段具有较低成本、避免外储直接减少等优势,该策略仍可能继续被广泛使用。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使用远期市场的好处远大于坏处。但他们必须小心,不要累积过多的远期头寸,否则未来可能会带来系统性风险。”——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高级投资经理Aaron Hurd

编辑观点:

亚洲央行当前的外汇管理策略更多是权宜之计,而非长期解决方案。通过远期市场干预的方式,央行在短期内维持了本币的稳定,但贬值压力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被推迟至未来某个时间点集中释放。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风险提示】根据外汇管理相关规定,买卖外汇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进行。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