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的根据

2021-06-17 16:20:04 和讯名家 

  央行宣布放弃汇率目标管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这是非货币因素即制度改革造成的。升值预期一旦形成就有“超调”,即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升值幅度超过远期

  本刊特约作者  杨帆/文

  从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角度分析,汇率变动有货币因素与非货币因素两个方面。

  名义汇率是指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按照贸易权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汇率,把价值标准从美元改为货币篮子了,一般是美元兑欧元英镑兑欧元的加权平均。以前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后来改为与货币篮子挂钩,两个汇率就合一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仍以美元为价值标准。

  把名义汇率的变动因素扣除货币因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是实际汇率,其变动因素是非货币因素,包括体制改革、生产率和工资变动等。

  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

  自1978年至1994年1月1日,人民币贬值17年,从一比一点七贬值到一比八点七,贬值幅度大约80%;主要因素前期是非货币因素即制度改革,后期是货币因素即通货膨胀。

  从1994年到2014年,人民币升值20年,从一比八点七至一比六点二,升值幅度为28.7%。人民币升值的第三个原因,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

  名义汇率扣除了货币因素就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被定义为:一国内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价格对比,贸易品价格相对降低,即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

  贸易品价格相对降低的原因,是由于可贸易品部门(主要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超过工资提高的速度;而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业)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则低于工资提高的速度,所以价格相对提高。非贸易品价格不直接影响汇率,可贸易品价格相对降低,等价于实际汇率升值。

  2014-2017年,人民币贬值3年至一比七点二,贬值幅度为16%。贬值因素比较复杂,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

  1.央行去杠杆加上投机资本做空,造成股灾。2015年6月-2016年1月,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至2638点,8个月最大跌幅为49%;2.2015年8月11日“新汇改”,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加入IMF货币篮子,是非货币因素;3.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国内房地产变现换成外汇汇出,国家外汇储备从4万亿美元巨减到3万亿美元;4.2017年7月,美国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为非货币因素突发事件,人民币两次破七,到一比七点二见底;5.实际汇率开始贬值:一是第一刘易斯拐点到来,农民工工资上涨;二是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停滞,新兴产业还未形成规模,这是非货币因素。

  2017年7月-2021年6月,人民币升值4年至一比六点四,升值幅度为11%;这一阶段升值很有戏剧性,主要表现为中美贸易战美国没达到目的。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2017年为5700亿美元,3年贸易战打下来,中美贸易总额迅速下降,但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增。

  中国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出口没减少,美国已停止生产,越南替代了一部分,大部分没有替代,关税加价由美国进口商承担,并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

  中国制造业出口继续增长,说明产品竞争力已全盘超过美国,随着新兴产业形成规模,继续搞加工贸易,带动了制造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这是非货币因素;美元指数破90,贬值预期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可能很快升值到一比六,共升值16%,这是美国的货币因素。

  未来人民币可能在波动中缓慢升值,如再过9年到2030年共13年,升值到一比五,升值幅度共30%,可与1994-2014年第一次历史升值期相比。

  现在央行宣布放弃汇率目标管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未来会有比较迅速的升值,这是非货币因素即制度改革造成的。升值预期一旦形成就有“超调”,即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升值幅度超过远期,可能迅速升值到一比六。

  升值过快会变成贬值预期,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央行已采取手段控制升值预期,一是公开声明人民币有升有贬,否认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二是警告投机资本,冒险没有好下场,虽放弃汇率目标管理,但还有其他手段。

  如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不再贬值,人民币会加大波动,有升有贬,长期仍有升值压力,只不过升值比较缓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市场周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