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而由于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涨幅,也有观点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升势或已成型,人民币可适度升值以抵御。由此,引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大量联想猜测。
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30家成员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并就汇率风险中性相关工作进行交流。
会议认为,当前外汇市场总体平衡。不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个人,都要避免被预测结论误导。
“这是对近期流行的关于人民币汇率几个说法的全面回应。分析客观、深入,用词严厉,以正视听,防止市场误解误判误操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汇率测不准是必然
近期,人民币汇率上演了一波上涨行情。2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至6.4099,创下2018年7月份以来新高。由此,也引发了关于人民币汇率进入新升值周期的讨论。
上述会议指出,未来,影响汇率的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很多,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
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人民币走强,主要是受中国经济恢复态势良好、美元指数走低等因素影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虽然人民币汇率升值重启,但4月份人民币汇率预期以及离岸汇率相对在岸汇率仍然偏贬值方向,再次说明人民币升值不等于有升值预期。在汇率预期基本稳定情况下,境内外汇市场结汇意愿减弱、购汇意愿增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记者表示,人民币不会出现单边升值或贬值的走势,主要是国内经济稳步复苏,通胀温和可控,稳健货币政策合理适度,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币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保持强势双向波动格局。
实际上,自2020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持续升值——阶段性贬值——升值重启的过程。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并不存在单边升值或贬值的预期。
在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走强的背景下,有专家建议,以人民币适度升值可抵御输入性通胀效应;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大概率仍将强势。
上述会议指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在这一汇率制度下,汇率不能作为工具,既不能用来贬值刺激出口,也不能用来升值抵消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关键是管理好预期,坚决打击各种恶意操纵市场、恶意制造单边预期的行为。
周茂华认为,人民币单边走势对我国外贸经济是把“双刃剑”,无论升值或贬值均会对我国上中下游行业、企业造成非对称、结构性影响,有获利也有受损的企业。短期单边大幅波动,容易引发投机套利、资本跨境剧烈波动,干扰我国正常经济金融秩序。
金融部门密集发声
近期,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声。
5月23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就人民币汇率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汇率预期平稳。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刘国强还表示,人民银行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都是适合中国的汇率制度安排。人民银行将注重预期引导,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5月21日,金融委第五十一次会议也重磅发声,提及人民币汇率。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周茂华强调,我国目前处于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阶段,并取得积极成效,近期尽管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有所加剧,但整体市场并未出现恐慌,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波动,弹性十足。接下来我国仍将继续深化人民汇率改革,稳定市场预期,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运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