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招商宏观】全球央行外储中人民币资产占比创新高——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9年4月

2019-05-29 06:58:00 和讯名家 

  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博士团队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研究,秉承全球宏观,本土智慧的独特视角,力争为投资者提供最宽视野、最接地气的宏观经济研究成果。

  核心观点:

  1、从IMF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央行在去年四季度在其外汇储备中再度明显增加了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至历史新高1.89%,绝对规模达到了2028亿美元,季度环比增加102.5亿美元(约合709亿元),对此我们猜测可能主要是日本央行伊朗央行明显增持了人民币资产,以上两个央行所持有的储备资产规模大致分别为1.3万亿美元与1100亿美元,值得继续关注。

  2、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外资共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5.47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1.68万亿元、持有债券1.82万亿元。增量来看,一季度外资增持股票5322亿元、增持债券1072亿元,若剔除估值因素的影响,外资实际增持A股1810亿元、实际增持债券856亿元,实际增持股债的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增加大致600亿元。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预计今年一季度外资在股票市场中大致浮盈3511亿元,基本上补平了2018年全年的浮亏。

  3、4月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形势有所反复,结售汇与代客结售汇逆差均有所扩大,但本月的拖累依旧来自于涉外收付款的边际恶化,结售汇率等汇率预期相关指标则略微有所好转,4月单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0.24%基本与期间美元指数走势相符,但展望5月份的情况,在中美贸易谈判生变等事件的冲击之下,汇率预期可能将会出现波动,叠加资本市场开放背景下国际资本的更大波动性,这将给我国外汇供求形势带来进一步的压力,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更易于出现“超调”。

  4、陆股通方面,4月份单月外资净减持A股180亿元。债券市场方面,4月份境外机构在中债登与上清所合计增持60亿元人民币债券,增持规模有所回落,主要增持国债190亿元,中美利差的走扩以及国际主流指数的纳入效应均有所贡献。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 全球央行外储中人民币资产占比创新高

  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数据,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外资共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5.47万亿元,其中包含股票1.68万亿元、债券1.82万亿元,两者的绝对规模明显拉近。其中,股票资产增加5322亿元,债券资产增加1072亿元,股票的同比增速在2018年持续下行之后,在今年一季度触底反弹并再度超过债券的增速。

  剔除估值因素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外资实际增持A股1810亿元、实际增持人民币债券856亿元,实际增持股债的规模相较去年同期增加大致600亿元。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预计今年一季度外资在股票市场中大致浮盈3511亿元,基本上补平了2018年全年的浮亏。

  与此相关的,从IMF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央行在去年四季度在其外汇储备中再度增加了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至历史新高1.89%,绝对规模达到了2028亿美元,季度环比增加102.5亿美元(约合709亿元),对此我们猜测可能主要是日本央行或伊朗央行明显增持了人民币资产,以上两个央行所持有的储备资产规模大致分别为1.3万亿美元与1100亿美元。

  二、 4月外汇零售市场供求形势出现反复

  4月我国外汇市场供求形势有所反复,结售汇与代客结售汇逆差均有所扩大,但本月的拖累依旧来自于涉外收付款的边际恶化,结售汇率等汇率预期相关指标则略微有所好转,4月单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小幅贬值0.24%基本与期间美元指数走势相符。

  代表零售外汇市场的银行结售汇逆差扩大325亿元,4月实现逆差737亿元。其中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246亿元,逆差小幅收窄41亿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531亿元(3月为逆差166亿元),逆差环比扩大365亿元。

  分项目来看,经常项目再度转逆是主要的拖累,差额由顺转逆实现逆差635亿元,相较上月走弱673亿元,这与4月份的进出口数据相符;资本与金融项目反而由逆转顺实现小幅顺差104亿元。

  4月远期净结汇签约963亿元环比有所收窄,主要原因是远期结汇签约量有所下降,3月为净结汇1225亿元。

  4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实现逆差530亿元,逆差规模环比扩大377亿元,涉外外汇与人民币收支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走弱,其中涉外外汇收支由顺转逆的拖累更大。从经常项目的情况来看,4月逆差进一步扩大384亿元至1224亿元;资本与金融项目实现顺差651亿元基本持平上月。

  从结售汇率的变动情况来看,4月份结汇率环比进一步反弹4个百分点至67%,而售汇率也抬升3个百分点至68%,至少从4月全月的情况来看,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仍较为稳定,但展望5月份的情况,在中美贸易谈判生变等事件的冲击之下,汇率预期可能将会出现波动。

  4月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变动为-8.6亿元,央行4月依旧并未干预外汇市场符合我们的预期,而随着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加大,目前央行已通过市场预期管理、发行离岸央票等手段稳定外汇市场,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目前来看仍是次优选择。4月末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09万亿美元,环比减少38亿美元,根据我们的测算,汇率折算因素与资产价格变动仍是外储余额变动的主因。

  三、 4月陆港通资本流动速览

  从陆股通的统计数据来看,4月份单月外资净减持A股180亿元,截至5月28日的数据,5月陆股通累计大幅净流出491亿元,5月以来全球避险情绪升温的冲击较为明显。

  其中,沪股通4月全月累计流出61亿元,深股通全月累计流出119亿元。此外,港股通4月份累计流入资金133亿港币,5月以来港股通继续处于净流入状态。

  AH股溢价持续在125附近震荡,目前接近127,港股的相对吸引力有所增强。

  从外资的行业配置情况来看,4月份外资大幅减持了食品饮料与家电行业,小幅增持了银行、零售、医药行业

  但与外资行为不同的是,4月份食品饮料行业指数仍强于大盘,但医药行业指数则明显弱于大盘。

  五、 4月境外机构人民币债券托管情况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发布的托管数据,境外机构4月份在中债登的债券托管总量达到15340亿元,4月份单月增持债券187亿元,增持规模相较上月提高159亿元(3月增持28亿元);境外机构4月份在上清所的债券托管总量为2363亿元,4月单月减持127亿元(3月增持91亿元),再度由正转负,其中减持同业存单176亿元(3月增持33亿元)。

  4月份单月,境外机构在中债登与上清所合计增持60亿元人民币债券,增持规模环比有所回落,符合我们此前提出的债券市场外资流入“低潮期”的判断。境外机构截至2019年4月末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规模为17703亿元。

  境外机构仍青睐人民币国债。4月份单月境外机构共增持利率债167亿元,其中增持国债190亿元(境外机构3月增持国债99亿元),并减持政金债23亿元。中美利差在4月明显走扩至80bp的水平,叠加纳入指数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债券对于外资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分机构情况来看,4月与境外机构一同增持利率债的有商业银行(+2141亿元)、保险(+126亿元),以上两者增持力度均由负转正,同样指向本月的配置需求可能较强。证券公司、基金4月份则明显减持利率债,减持规模分别为264亿元、876亿元。

  4月份境外机构减持同业存单176亿元,人民币汇率有所走弱可能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境外机构在我国国债市场中的占比进一步升至8.07%,环比抬升0.06个百分点;在我国债券市场整体之中,境外机构占比进一步小幅下降至2.20%。

  参考报告:

  1、《外汇供求形势再度出现好转—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9年1月》2019/02/27

  2、《去年外资买股也“抄底”了吗?—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12月》2019/02/03

  3、《跨境资本流动数据中出现的不利信号—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11月》2018/12/29

  4、《中资美元债的到期压力有多大?—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10月》2018/11/30

  5、《我国外汇供求形势的新变化来自哪里?—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9月》2018/10/30

  6、《目前还不错的FDI数据—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8月》2018/09/28

  7、《结售汇逆差与结汇率反弹矛盾吗?—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7月》2018/08/19

  8、《汇率贬值,市场没慌—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6月》2018/07/27

  9、《避险货币何以炼成?—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5月》2018/06/25

  10、《人民币汇率的强弱转换因素—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4月》2018/05/24

  11、《中国对外投资增速回升—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2月》2018/03/21

  12、《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变化的四个阶段—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数据月报2018年1月》2018/02/28

  招商宏观团队:谢亚轩、罗云峰、张一平、刘亚欣、林澍、高明、张秋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轩言全球宏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